写北方的春节作文(集锦8篇)。
针对同一件事,同一部作品,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,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,心得也不例外,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,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。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?为此,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《写北方的春节作文(集锦8篇)》,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。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1
在我记忆中,每年的大年三十,是爸爸妈妈最不开心的日子,在这团圆的日子,他们更加怀念故去的老人们。
今年我做了充分的准备,让爸爸妈妈开开心心地,过个不一样的年。今天的年夜饭依旧是两菜一汤:糖拌西红柿、清炒西兰花和鸡汤。
开饭之前,我神秘地说:“我也准备一桌美味佳肴,请爸爸妈妈品尝。第一道菜是:羊不呼吸了,打一成语。”
妈妈说:“羊不呼吸了,挨宰啊,视死如归。”我看妈妈答错了,就做了个口型引导她,妈妈张嘴就叫:“咩,咩,咩。”我和爸爸笑地不得了。爸爸说:“扬眉吐气。”
我说:“恭喜爸爸答对了,赏糖一颗。第二道菜:什么茶不能喝?”
妈妈挠着头:“不能喝的茶吗?做它有什么用?”我悄悄地做了指挥交通的手势,爸爸眼疾嘴快,答道:“警察不能喝。”
“恭喜你答对了,再赏糖一颗;请看第三道菜:什么屎不臭。”我接着出题。
妈妈说:“哪有不臭的屎?不过人常说领导的屁是香的。”爸爸说:“拍马屁。没听说领导的屎也是香的。”妈妈笑得倒在爸爸身上。
我提醒妈妈:“我的网名。”妈妈恍然大悟:“天使,天使不臭。”爸爸笑着说:“你们作弊啊。”我又出题:“锤子锤鸡蛋,为什么锤不破?”妈妈问:“啥蛋这么硬啊?钢弹?”我摇了摇头。爸爸说:“锤不破,就是锤头不破。”妈妈看见爸爸又答对了,她握着拳头去捶爸爸:“我的锤头也不破。”大家笑成一团。
我们在欢笑声笑语中吃完了年夜饭,明年我们还要这样过。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2
今年的春节我是在我爷爷家——辽宁省鞍山市过的,具体说是在北方过春节。南北两方过春节真是有不同的习俗,就拿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一下吧!
第一放鞭炮,在广州过春节的时候,很少有听到鞭炮的声音,但是在北方,春节的时候,那可是相当的壮观。尤其是大年三十的那天,真是鞭炮齐鸣,半夜十二点的时候根本就不像是夜晚,而是黎明。我在我爷爷家的阳台上放魔术弹。有一天,我二叔叔来了,他和我一起放双响炮,那个声音真是大,把汽车的报警器都震响了。
应当说北方春节期间有一大特色,那就是雪,我和我哥哥周宇辰趁着雪威,在草地上放火,那是非常危险的,大人们屡次告诉我们放火的危害,但是我们还是禁受不住诱惑。以前买火柴是一根一根的点,可是现在是一包一包的点,不管怎么说,反正挺好玩的。
过年当然少不了年夜饭,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多幸福啊!也有许多温馨的感觉。有一天我正在网上冲浪,突然看见一条信息非常搞笑,是一些乞丐在深圳,去吃年夜饭的时候,竟然摆了二十多桌,这使我感觉到原来乞丐也不贫呀!吃年夜饭的时候当然少不了饺子,是啊,有饺子才算是过年,我今年包了不少饺子,可是包得不怎么样,我应该向我的长辈学习包饺子。
过春节另一个吸引我们的那就是压岁钱,在广州压岁钱叫做利是。今年我得了很多压岁钱,我盘算着怎么把“好钢用在刀刃上”。
南方春节有南方的特点,北方春节有北方的特点,中国的民族文化真是广博啊!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3
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。古代的春节称:“元日”、“元旦”。辛亥革命后,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。
就xx来说,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(蒜),就开始有了“年味”。民谣讲:“老太太别心烦,过了腊八就是年。腊八粥,喝几天?哩哩啦啦二十三……”,腊月二十三又称“小年”。有一首歌谣唱道:“糖瓜祭灶,新年来到,丫头要花,小子要炮……”。从这一天开始,xx人更加忙活了,要祭灶,扫房子,蒸馒头,置办年货,贴 “福”字,贴年画,剪窗花,贴对联。贴门神,贴挂钱,一直忙活到除夕,开始过大年。
xx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(又称团圆饭)是必不可少的,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。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。有冷荤、大件和清口菜。冷荤有冷炖猪、羊肉、冷炖鸡、鸭。大件有:红烧肉、扣肉、米粉肉、红白丸子,四喜丸子。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、青菜、罗十、咸菜佛手等。主食多以荤素为主。
我们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,取其“更岁交子之义“。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,在饺子中放进糖、铜钱、花生、枣、栗子等。如吃到糖的,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;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;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,因花生又名长生果,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。
我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!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4
要说到春节习俗,最能有“发言权”的要数——包饺子了吧。
三十那天,爸爸妈妈是一大早就开始干活,下午包饺子。他们俩忙的是马不停蹄,包着包着,我灵一机动,说:“爸爸妈妈,今年饺子里还包不包钱了。”妈妈说:“好主意,你快点去拿钱吧!”爸爸却在一旁说:“嘿嘿,还是别包了,年年被我全部吃到呀!”我不服气地说:“这一回不一定是你呦。”饺子包好了,就等着明天吃饺子吧!
初一早上开始下饺子了,边下我还边想:“这回我一定要吃到有钱的饺子。”吃饺子了,这一回我学机灵了,专门挑大的饺子吃,说不定就能吃到。可是,我是吃的肚子都要破了,有钱的饺子还没“现身”。这时,只听“呀”的一声,我顺着声音一看,“啊!”竟然又让爸爸给吃到了,咳!我只能自愧不如,我没有那福气呀!不过,我不能灰心,还有两个钱饺子呢!
第二局开吃,爸爸吃哪个盘里的,我也照葫芦画瓢,吃哪个盘里的。我不甘心我吃不到,吃完了一盘再吃一盘,这下撑的我路都走不动了,钱饺子偏偏和我作对,就是让我吃不到。
最后总结“残局”,妈妈吃到了一个,爸爸吃到了俩个,我却一个没捞着,好不幸运啊!不过,吃饺子真是一项有趣的春节习俗!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5
俗称破五。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。按照旧的习惯要吃“水饺子”五日,北方叫“煮饽饽”。如今有的人家只吃三、二天,有的隔一天一吃,然而没有不吃的。从王公大宅到街巷小户都如是,就连待客也如此。妇女们也不再忌门,开始互相走访拜年、道贺。新嫁女子在这一天归宁。一说破五这一天不宜做事,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。破五风俗除了以上禁忌外,主要是送穷,迎财神,开市贸易。
祭财神。南方人在正月初五祭财神。民间传说,财神即五路神。所谓五路,指东西南北中,意为出门五路,皆可得财。
清代顾禄《清嘉录》云:“正月初五日,为路头神诞辰。金锣爆竹,牲醴毕陈,以争先为利市,必早起迎之,谓之接路头。”又说:“今之路头,是五祀中之行神。所谓五路,当是东西南北中耳。”上海旧历年有抢路头的风俗。正月初四子夜,备好祭牲、糕果、香烛等物,并鸣锣击鼓焚香礼拜,虔诚恭恭敬财神。初五日俗传是财神诞辰,为争利市,故先于初四接之,名曰“抢路头”,又称“接财神”。
五祀即祭户神、灶神、土神、门神、行神,所谓“路头”,即五祀中之得神。凡接财神须供羊头与鲤鱼,供羊头有“吉祥”之意,供鲤鱼是图“鱼”与“余”谐音,诗个吉利。人们深信只要能够得到财神显灵,便可发财致富。
因此,每到过年,人们都在正月初五零时零分,打开大门和窗户,燃香放爆竹,点烟花,向财神表示欢迎。接过财神,大家还要吃路头酒,往往吃到天亮。大家满怀发财的希望,但是愿财神爷能把金银财宝带来家里,在新的一年里大发大富。
路头神。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。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,祭晒迎接,颇为壮观。路头又称“五路神”。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,为抵御外寇而死,人们因此祀他为神,名“五路神”。但是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。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,或曰五通神,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,民间不敢祀五通神,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。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,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;财货无不凭路而行,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,谨加祭祀,冀求它引财入门,或出行获利。古人外出行旅,祭祀路神以求平安,此为“祖道”之俗;吴俗接路头,祭祀的也是路神,而这路神变成财神。路神变为财神,是因商业的发展,财货流通的加剧。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,人们直观地认为,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。
俗以为接路头,越早越好,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,特别灵验,因此叫“抢路头”。有的地方,真的在元日初四便“匆匆抢路头”了,且相沿成俗。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,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。
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,并以此日为其生日,乃五路神中之“五”与初五之“五”牵连之故。北方于此日祭“五穷”也是一样。在正月而非其他月,乃取新年新气象,图一年吉利,财源茂盛,东西南北中,财富五路并进。
送穷。正月初五“送穷”,是我国古代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。这一天各家用纸造妇人,称为“扫晴娘”,“五穷妇”,“五穷娘”,身背纸袋,将屋内_土扫到袋内,送门外燃炮炸之。这一风俗又称为“送穷土”,“送穷媳妇出门”。陕西韩城一带,破五这一天忌出门,而且要将鲜肉放在锅中炙烤,还要爆炒麻豆,令其崩裂发声,认为这样可以崩除穷气,求得财运。此外旧时除夕或正月初五要吃得特别饱,俗称“填穷坑”。民间广泛流行的送穷风俗,反映了我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,送走旧日贫穷困苦,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。
开市。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关门,而在正月初五开市。俗以正月初五为财神圣日,认为选择这一天开市必将招财进宝。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6
提到过年热闹的气氛,这不禁让人想起王安石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。
春节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是放鞭炮。红红的外表给新年增添了许多气氛。把鞭炮放在地上,站在旁边的小朋友都双手准备捂着耳朵,一个大人手拿打火机毫不犹豫地把爆竹的引线点燃了。爆竹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,爆竹皮飞到空中,不一会给院子铺上了一层喜庆的红地毯。烟花迫不及待想飞道天上,想看看外面的世界。孩子们胆小的躲在屋里,仰着头拍着手欢呼:真漂亮!
春节的习俗数不胜数,最重要的一个就是吃饺子。饺子的做法很简单,首先把面和好,把面团切成小段后,接着擀成圆圆的薄片,把肉剁成馅,放入配菜和调料,用筷子挑起一点馅,放在饺子皮上(切记肉馅千万不要放多)否则就会漏馅。把中间捏紧,两边扣进去,在捏紧,白白胖胖的饺子就制作完成了,把饺子下入锅中,静静等上几分钟,咕嘟咕嘟,不一会香喷喷就饺子就出锅了,还夹带些淡淡的面香味,一口咬下去满嘴流油,在配上个腊八蒜,惹得人禁不住再吃一个饺子。
听妈妈说:过年家家吃饺子是因为吃饺子有招财进宝,的寓意。饺子的外形和元宝相似,人们为了图个好寓意,就会在除夕包饺子吃。
这就是中国特有的、隆重的节日春节。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7
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,与西方的圣诞节地位相类似。但与其他西方节日不同的是,春节蕴涵着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。
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团圆节日,人们辛勤忙碌了一年,在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候,走亲访友,互致祝福,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,老老少少,团团圆圆,全家幸福,和谐美满,该是多么愉快的节日呀!春节作为每年隆重的传统节日,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。汉族将春节当作最重要的节日,而少数民族也有以自己的方式庆祝春节的习惯。根据地方特色的不同,各地都有不同的庆祝春节的习惯。
春节的由来有好几种说法,这里介绍一种比较为人所知的传说:
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“年”的怪兽,每到除夕的时候就会从海底出来闯到村子里伤人,后来被一位老人用办法赶走,为了纪念就出现了春节。这个传说同时也解释了不少春节的习俗。“年”兽害怕红色,所以每到春节时分家家都会张贴对联;“年”兽害怕火光,所以家家都会燃放爆竹。就连压岁钱和守岁也和“年”兽的传说有一定关系。不过这毕竟是传说,真正的饿由来还有待考究。
春节的习俗除了和“年”兽传说有一定关系的以外还有许多,像吃饺子,年糕,汤圆之类,拜年,走亲戚,上祖坟等等,我的家乡也有自己的春节特色。我的家乡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、冬青、柏枝的习俗,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,长年青翠,虽然现在在城市当中已经不多见了,但乡镇仍然保留着着一习俗。而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中重要的一部分,也是我每年最为期待的一部分。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享用美味的晚餐,光是想象就让人很开心。父亲的工作比较忙,又经常出差一年之中能像这样在一起用餐的机会可谓少之又少,所以我很珍惜这样的机会。守岁同样是我很喜欢的习俗之一,一家团坐,互相聊聊一年中发生的事,一同怀念过去,一同期望未来,这是一年当中一次的机会。
虽然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富裕,但我感觉城市春节的喜庆却一年不如一年。现在偶尔也会怀念小时候的春节,那时的开心是现在不能相比的。虽然现在的春节依然同家人一起度过,同样也很快乐,但每当除夕夜晚走出家门,一股异样感便会涌上心头。难道春节在人们心中已经不在是那么重要了么?
尽管春节的年味已经不再浓厚,但我依然期待着下一个春节。
照我们家的规矩,春节从腊月初十就开始了。由于妈妈是南方人,爸爸是北方人,爸妈过年的习俗也大不一样,奶奶家过年一定会泡腊八蒜,那种蒜,外面白白的,里面色如翡翠,翠绿翠绿的,要么就是不仔细看,估计都会被人拿到珠宝店里去当宝石卖呢。姥姥家过年却要用糯米磨出元宵粉,晾干后做成各种味道的汤圆,还要做上一大盆米酒。
孩子们欢喜,大人们也忙乱,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了,虽然没有春节时那样热闹,可我们都把它当作春节一样放鞭炮,聚在奶奶家一起包饺子。南方的日期就跟北方的不一样了,就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,我们聚在姥姥家一起吃饭菜,喝米酒汤圆,他们的共同点就是大家其乐融融的。
过了小年大家更忙碌了,各大商场门前都被人们挤得水泄不通。各种蔬菜、肉类、水果、都要筹备齐全,一样不少,此外,过年前大人们除了迅速筹备年货,还要彻彻底底的大扫除,好在春节时表现出辞旧迎新的新气象。
除夕一大早,爸爸妈妈们就开始忙碌着贴春联,春联上面的字可全都是提前千挑万选的,据说,过去是为了躲避怪兽年才这么做的。“福”倒贴带门中央,好似福到,福来到的意思,各种造型的剪纸窗花,让我大开眼界,每种窗花的意义都不同,有喜上眉梢、吉祥如意、福禄寿喜、年年有余、接福纳祥……。除夕中午在奶奶家我们不吃饺子也不吃汤圆,而是一大桌丰富的“满汉全席”,哪像吃饭呀,简直就是一个宴席博物馆,有北方特有的小苏肉、炖粉条、烧鸡、腊八蒜……而在姥姥家(南方人)的饭桌必不可少的就是粉蒸排骨、梅菜扣肉、糖醋里脊、腊鸭、腊鱼、香肠……再加上姥姥热情的加菜功夫,非把我的肚皮吃爆不可。刚吃完午饭,奶奶家的大人们就开始忙碌着剁馅、切菜、擀面皮,准备晚上的饺子宴,南方的姥姥家则就是准备做汤圆馅,这象征着团团圆圆的气象。
晚上夜幕刚刚降临,鞭炮声就此起彼伏,绚丽的烟花漫天开放,照亮了整片黑暗的天空,大家幸福的围在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,享受这难得一聚的美好时光,真希望时间能够定格在此,天天都是春节。
写北方的春节作文 篇8
【过年的记忆】
外婆家在农村,农村中的厨房里大多都有一口土灶。外婆家的土灶是由砖头垒起来的,外面贴着白瓷砖,灶后有两个长方形洞口,上面的一个是用来烧火的,靠着地面的就是通风口了。
每逢过年,家家户户都会炸糯米圆子。先煮一大锅糯米饭,稍稍晾凉一些,加入肉、大蒜之类的配料大力搅拌,然后再搓成一个个小圆子。土灶上一锅油已经烧热,糯米圆子一个个下锅了,软塌塌的小圆子刚到油锅里就被沸腾的气泡吞没了。等圆子一个个浮起来,就可以出锅了。糯米圆子捞上来时,你会惊奇的发现,它们仿佛经受了热油的洗礼,披上了一层坚硬的铠甲,从软弱的孩子变成了铁骨铮铮的汉子。
我的任务就是烧火,炸圆子时必须要滚烫的油,自然需要不停的烧火。我从一年级起就帮外婆烧火,现在也算是个烧火的老行家了吧!我第一次烧火时,外婆就说:“人要忠心,火要空心,烧火时一定不能将灶眼都堵起来,否则火就烧不旺,要照‘井’字形排列……”“人要忠心,火要空心”这句话,我一直记在心里,小时候只是将它当作烧火的方法而已,但是随着我的一天天长大,这句话也有了别的意义……
糯米圆子,是我过年最深的记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