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文舌尖家乡。
执笔作文网栏目推荐你阅读“作文舌尖家乡”等专题内容。
大家应该都有写作文的习惯吧,写作文可以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和逻辑能力,写好作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。写好作文到底要注意什么呢?以下“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”由编辑为大家收集整理,欢迎你阅读与收藏。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1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,我也不例外。
我的家乡名字叫龙川,龙腾万里的龙,名川大山的川,虽然我的家乡只是一个小县城,但是有着许许多多的美味食物。
比如酿豆腐,一块块美味的酿豆腐色泽鲜艳,光看着都让人垂涎三尺呢!
酿豆腐的做法十分简单,只要一些豆腐、肉馅以及一些调料。首先把豆腐拿出来,在中间挖一个小一点的“洞”,然后把肉馅放入“小洞”中,这时候的豆腐就像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子似的,可爱极了!豆腐酿好之后把它们放进锅里煎一煎,先煎有肉的一面,煎至金黄后翻面煎,然后加入高汤、酱油、蚝油等调料焖5-8分钟。一锅色香味俱全的酿豆腐就出锅啦!凑近闻一闻,真香啊!注意在烹饪的过程中要少翻动,豆腐易碎,碎了会让整体的美观度大大地降低。
对了,还听前辈说过酿豆腐的来历。以前有一对兄弟来到一家饭店吃饭,哥哥想要吃猪肉,而弟弟又说想要吃豆腐,作文但他们身上的钱只够点一道菜,两人为此争吵不已,这时店主脑袋瓜灵光一闪,做出了美味的酿豆腐。兄弟俩吃后赞不绝口,从此酿豆腐就诞生了!
到现在为止,我去过哈尔滨,吃过那里美味无比的红肠,也去了桂林,品尝了叫花鸡和地道的米粉,但我还是忘不了家乡那色香味俱全的酿豆腐。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2
我的家乡,在安徽庐江。那里群山环绕,那里风景如画,那里的人们纯朴善良。大自然总会为这些勤劳的人们送去很多美味。
一场春雨过后,春笋从沉睡中苏醒过来。每当这时,外婆便扛着镢头,我挎着竹篮,一前一后,走进青翠欲滴的竹林。望着一个个娇滴滴的笋儿,我们心中甚是欢喜,看来今年是笋儿的大年。不一会儿,我们便满载而归。
大自然给家乡的馈赠,还有它蕨菜。说到蕨菜,我就兴奋不已,理由主要不是在于它的美味,更是在于寻找它的过程。它长在树木葱茏的山间,细细长长,与杂草打成一片。它如同顽皮的孩子,把脑袋伸得老长,盼望着与我捉迷藏,却又把自己藏得那么好,稍不留神就会与它们擦肩而过。所以每找到一根,就是一次伟大的胜利。
外婆娴熟地削去笋根老的部分,再用刀的末端,从笋根到笋尖深深地划了一道口子,用手向两边一掰,又白又嫩的笋肉,便羞答答地展现在我的眼前。接着将笋肉改刀,或片或块,焯水备用。外婆将笋儿放在一边,又拿起一把蕨菜,轻轻搓揉它的头部,那含苞待放的叶骨朵儿,便轻盈地落在地上。再用清水洗去它周身的细毛,切小段。笋儿和蕨菜的烧法大致相同,无需太多的佐料,尽量保持它们的原汁原味。外婆选用家乡的腊肉,切片煸炒,放葱姜蒜大火爆香,加入笋儿或者蕨菜翻炒,加适量开水,文火烧几分钟。这时,锅中咕嘟咕嘟,锅外轻烟袅袅,香味四溢。
终于上桌了,我迫不及待想狼吞虎咽起来,但转念一想,如此美味佳肴,怎能像猪八戒吃人参果食而不知其味呢?于是,我轻轻用舌尖触了触,那感觉如家乡的春风拂在脸庞,暖暖的,很舒服;细细地嚼了嚼,恍如自己走进了大自然,倾听着鸟儿在枝头低声对语,很是享受;慢慢咽下,唇齿留香,回味无穷。那味道,便是我想念的家乡的味道。
又逢春季,它们是否已在家乡的山间,翘首盼我归了呢?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3
从小到大,我吃过很多汤圆,可就是没见过汤圆是用什么来做的,是怎么做出来的。
这天,我随着妈妈去餐馆吃汤圆。正巧,汤圆已经卖完了,店主夫妻打算再做些汤圆。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,我不禁期待起来了。
老板娘听说我想看一看汤圆是怎么做的,十分高兴,招待我们坐下,然后搬出两个沉重的袋子。老板娘说,一个袋子里是和好的糯米粉,另一个袋子里是干粉。又端出一盆馅料煮熟的萝卜丝。
我坐在一旁,眼睛紧紧盯着老板娘的手。只见老板娘伸出右手,摘下一团糯米粉,放在左手掌心,合掌,将粉团护在中间。然后,两手不停地搓动,手中的粉团逐渐成形,搓着搓着,粉团竟成了个滴溜圆的小球。
哦,汤圆是这样做出来的,我恍然大悟。
不对啊,汤圆里面还有馅料,那又是怎么放进去的呢?我疑惑起来。
这时,老板娘将小白球在干粉里一沾,将它捏成了一个碗形。沾粉应该是为了防止糯米粉黏手。我想不通的是,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将糯米粉捏成碗形,而要先仔细地搓成球形,然后再捏成碗形?
带着疑惑,我继续看下去。
老板娘拿起一把勺子,挖了一勺萝卜丝,放在小碗中,拍紧,左右手配合,将小碗的边往中间收,边收边搓,搓到最后,小碗又变回了小白球。
啧啧,你瞧,包好的汤圆个个都是胖嘟嘟的,白嫩嫩的,多招人喜爱啊!
我又继续看老板娘包汤圆,看着,看着,我心中的疑惑也解开了:先搓成光滑的小球,就比较容易捏成精巧的小碗,更比较容易将小碗再搓回小球,包出的汤圆更加光滑饱满。
想通后,我感到自豪,原来制作汤圆也要讲究循序渐进,这跟我们的学习,是多么相像啊!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4
一说到宜昌,即没有汹涌澎湃的大海,也没有舒适如画的西湖,有的只是那使人赞不绝口的美食。凉虾,在宜昌的各个小巷路口都有一个摊子,一壶红糖,一缸凉虾再是一桶冰水,看着就口水直流,走过去,坐在那儿,点一杯,看着他人熟练的把凉虾红糖冰水混在一起搅拌两下子,一杯凉虾就做好了。记得小时候,我在家里热的直嚷嚷。爷爷也没有办法,只好倒来一缸水,让我在里面游泳可是,我还是热的受不了,我奶奶说:“我来给你喝冰水,喝冰水会好点。”我爷爷听了说:“干脆给他去做一碗凉虾。”我兴奋的直扑腾。我随着爷爷来到厨房。首先,把米淘干净再把它放到水里泡个30分钟,可是我这么着急,那等的了那末长时间,我就一直在旁边嘀咕,小米小米快洗澡,洗白白了我吃你。过了30分钟,再把那些米磨成浆,放到碗里面。然后就是技术活了,先把火开到中火,再渐渐的把米浆倒进去,边倒还要边搅,然后再淋入一点“灰水”现在看来就是清石灰水。然后把火关小,渐渐的调成糊状的,再把米糊和冷开水并在一起,把米糊从漏勺里倒出去,就成了凉虾里的虾。再就是煮红糖把红糖煮成糖浆,就可以够了。拿出一个碗,倒入冰水,放入凉虾,再加一些红糖浆。一碗清凉解暑,人见人爱的凉虾就做好了。固然宜昌的美食肯定不会只有凉虾,还有一个美食是我最喜欢的,那就是顶顶糕。在小时候,起来的早就拿点钱出门给家长们买东西吃,每次走到买早点的地方都会四周观望,走到一个离顶顶糕近一点的铺子假装去给家长买早点,再给自己带一点顶顶糕。一个圆台形的米团,看起来实在不怎样好吃,但是你不知道,那里面的红糖,可让你回味一天。爷爷听说我喜欢吃也就给我做顶顶糕了。爷爷从柜子里拿出一些木头做的模具,轻轻的把米铺在上面,铺到一半的时候放入一层红糖。再放入蒸笼中,,过一会这些就好了,用一块布隔着捧在手心里,一点一点的吃掉,黏黏的,却又不粘牙,几口下去,一个就没了,让你还想吃。宜昌,我的故乡,浩浩荡荡的长江,热情朴实的人们,和这些由他们做出的美食,这就是我的故乡——宜昌。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5
在每个人的心底,都埋藏着一道家乡菜。这道菜,不像西餐那样华贵;也不像宴席那样多种多样。它仅仅是一道菜、一口感觉、一份思念。
埋藏我心里的那道菜,很简单,也很常见。那道菜也与特色、独特沾不上边,但每每尝起,却都有一种温暖。那道菜便是红烧鱼。正是这道简单的菜,甚至曾被我厌恶的菜,却已成为我现在所追逐的家乡味。
我们家不常吃鱼,因为我妈、我哥都不喜欢吃鱼,他们都嫌弃鱼刺太多。但我父亲很喜欢钓鱼,不论工作多忙,他总会挤出一点时间去钓。他掉的大多都是小鱼,倘若钓到大鱼,便会欢喜的提进门,虽然已经满头大汗,却一直挂着笑容。妈妈接过鱼,将鱼去鳞,再做一些小处理,便将这头活蹦乱跳的鱼变成香气扑鼻的红烧鱼。这一转变,具体内容我不得知,也曾去过厨房看是如何制作的,但还是看不懂。
有一次,我生了一场病,过了四天,我的病情才有所好转。当时我的胃口并不好,但我却想吃红烧鱼。父亲听见后,立刻开车去街上买。但谁知道,街上并没有人卖。父亲找了一遍又一遍,几乎把所有街道都走了个遍,却仍然没有看见卖鱼人的身影,父亲便拿起钓鱼竿,到池边钓鱼。一只、两只、三只父亲已经钓了三个小时,却依旧没有钓上一条像样的大鱼。又过了一个小时,终于钓出一只像样的鱼。父亲跑回了家,带着那条鱼,大口的喘着气。
不久,一道美味的红烧鱼放到了我面前。我正要吃时,猛然发现父亲白发比以前更多了,母亲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笑容。不知为何,我心底涌出一阵心酸与感动,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。
现在,每当我吃到红烧鱼的时候,都有一份由心而来感动!谢谢你们,爸、妈!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6
我的家乡——普宁,是一个人文与自然相和谐的地方。这儿有许多的游玩景地,就如:昆岗松韵、铁嶂兰芬、灵汇泉、钱湖渔艇、培风宝塔、华严寺、南岩古寺、云石樵径的“普宁八景”,这些胜迹都在古城洪阳周围。当然,普宁的文化遗产也有许多——普宁英歌、潮剧、金漆木雕、铁枝木偶,还有普宁也因嵌瓷而有着“嵌瓷之乡”的美称呢。
不过,比起以上这些,更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美食。忙碌的一天,应从晶莹剔透、鲜香满口的肠粉开始。普宁肠粉是一种使用米做成的潮汕小吃,因其薄皮成猪肠状,故称肠粉。这里大多数人的早餐都选择从肠粉开始。一大早,市区的街头巷尾,总有三五成群的围着一个个肠粉摊档。
一般我吃完了肠粉,就会烧一壶热水来品茶。说起品茶,里面的讲究可就多了。有一次,我带着三两个同学到家里一同品茶,见桌上只有三个茶杯,于是我便多拿来了两个,这样刚好每个人都有一个杯子。父亲见了连忙就制止了,他笑着说:“传统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个杯子,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个杯子。第一杯茶一定先给左手第一位客人,无论其身份尊卑,无论其年龄大小,也无分性别。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滚烫的茶水洗一次杯子,然后再把带有热度的杯子给下一个用。这种习俗是为了表示团结、友爱和互相谦让的美好品德,知道了吗?”我恍然大悟,顿时为自己的无知而感到些许的惭愧,不过这也触发了我对工夫茶茶礼的兴趣。
然而,最闻名天下的普宁小食就数炸豆干了。其食法可分为焗、煎、油炸三种,尤以油炸豆干最为脍炙人口,油炸豆干皮赤而酥脆,内肉白而嫩滑,称“外金内银”。尝起来又脆又软,香味久存于口齿之中,若是有葱珠、韭菜盐水酱作佐料,就更加风味独特了。
说起普宁的美食,那简直是太多太多了。现在暂时只能列举到这了,还有许许多多待我尝试的美食,比如:落蹄粿、洪阳蚝烙、捞面等等,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尝尝。那么,你的家乡是否和我一样,有着数不尽,尝不完而又耐人寻味的特色小吃呢?
作文舌尖上的家乡味 篇7
你来过靖边吗?你吃过靖边的美食吗?如果没有就随着我的文字一起去看看吧!
先说咱靖边最著名的一道菜吧!“风干羊肉剁荞面”吃过吗?那长长的顺滑的荞面十分美味。香喷喷的荞面再倒入羊肉汤!看,里面的羊肉外焦里嫩,入口即化,再配上葱花,生姜更是妙不可言!看着那令人垂涎欲滴的面食,你是不是流口水了呢?
再来一道“臊子面”,这臊子面可谓历史悠久。传说,“臊子面”不叫臊子面,而叫“嫂子面”。话说原先有一户人家的媳妇做的一手好面食。
有一天,她做了一顿面,擀得薄,切得细。家里的小叔子便把这面叫做“嫂子面”。以后呢,每当小叔子宴请宾客就让嫂子做面。以后呢,就被老百姓们叫做了“臊子面”。看着那油渍渍、香喷喷、美味又烫口的臊子面,谁能不动心呢?
最后来一道最经典,小朋友们都爱吃的一道菜——大烩菜。大烩菜是由土豆、酸菜、猪肉以及一些调料制成的,看着那令人咽口水的大块猪肉和沙沙的土豆以及酸酸的酸菜,真是大饱口福啊!
靖边,五彩的靖边,“舌尖”上的靖边!